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观点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2015-07-03 11:31:51   编辑;admin  
启功展览海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先生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常委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美协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先生致辞   新浪收藏讯 2015年6月30日,“逸笔遗珍&mdas..
启功启功展览海报展览海报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先生主持开幕式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全国政协常委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美协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致辞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先生致辞

  新浪收藏讯 2015年6月30日,“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2007年,北京画院举办的“启功联语墨迹展”乃是启先生逝世后的首次专题性展览,该展览也是北京画院推出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第一个展览。时光荏苒,今年恰逢启功先生逝世十周年,北京画院与启功先生家人、弟子及诸多机构联合推出的“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不仅是对启功先生治学、从艺、为人的怀念,更从全新的角度对启功先生的诸多成就进行一次形象化的梳理。 

  本次展览将向公众展示启功先生生前的自书诗、临帖作品及绘画,共计80余件,作品来自启功家人、艺术机构、国内外藏家,全面的展现启功先生尊崇传统的艺术态度、扎实的书法功底以及深厚的文化造诣。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一层展厅入口处

  亮点纷呈:

  中国艺术讲究“诗书画”,而本次展览可谓全面展示启功先生这三方面的成就,而且还会带领观众走入启功先生临习前人碑帖,自成一家的过程之中。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一层展厅

  临帖是中国人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启功先生作为书法大家,如何临帖恐怕是大家难得一见的。本次展览将展出包括《临廉颇蔺相如列传》、《临黄州寒食诗帖》、《临苕溪诗》、《临竹山堂连句》、《临黄庭内景经》等启功的临帖佳作,可谓诸体皆具,而又不失个人风度。通过这些临帖我们可以管窥到启功的学书之路,同时,也为众多当代学习书法的人提供很好的参考,即要成为一代书家应具备的艺术修为与基本功力。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一层展厅

  本次展览中的“自书诗”版块更体现出启功先生作为全面的学者型艺术家的特色。启功早在幼年时,便显露出在诗词领域的天赋,加之师父的引导与后天个人的勤奋,他将继承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了被后世成为“启功体”或“元白体”的诗词。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有《沁园春》 《踏莎行•自题小照》 《书柏梁台后》 《论句百首》等将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一层展出的长卷

  展览还涵盖了启功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不仅有书画合璧之作,还有启功先生早期的重要绘画作品,如: 《临宋人山水》 《山水四屏》 《山水花卉册》,更为本次展览的特殊亮点。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二层展厅入口处

  在展览空间的建构上,为凸显启功先生的文雅气质、深厚的学养,营造出意蕴悠然的气氛,展览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最终选择以竹帘为媒介,通过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与启功先生“遗珍”相呼应的场景。此外,为了使观众亲身体验临帖的感受,展览专门设置了临帖区,并摆放了启功写的 “大字簿”复制件,增加了展览的互动性。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二层展厅

  北京画院还精心编辑出版了《逸笔遗珍—启功书画精品集》。更值得推荐的是,在开幕式之后,将点映大型故事片《启功》。展览期间还将推出学术讲座。

逸笔遗珍:启功艺术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二层展厅

  总之,北京画院美术馆诚邀您亲临现场,感受一代巨匠启功先生的“逸笔遗珍”。

上一篇:樊枫:蒋兆和是将西画理念引入中.. 下一篇:中国画品评标准之我见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