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拍卖资讯
雅昌牙雕拍卖市场分析报告发布
2015-05-15 13:52:35   编辑;admin  
牙雕   2015年4月21日,《雅昌牙雕拍卖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首次对外发布针对牙雕市场的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为1994-2014年间的拍卖市场的合法成交纪录,从牙雕的体量、创作年代、主题等方面,全面阐释牙雕拍..
牙雕牙雕

  2015年4月21日,《雅昌牙雕拍卖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首次对外发布针对牙雕市场的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为1994-2014年间的拍卖市场的合法成交纪录,从牙雕的体量、创作年代、主题等方面,全面阐释牙雕拍卖市场现状,以及当代牙雕难以升值的秘密。《报告》指出,近年来牙雕拍卖成交量持续萎缩,市场的主要需求点以老件(古董)为主,新件因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投资潜力有可能严重受限。针对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收藏热,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呼吁广大收藏爱好者理性消费,切勿盲目投资。(本报告中所有拍卖交易数据均来源于雅昌艺术品数据库)

  市场整体萎缩,呈下行趋势

  雅昌艺术品数据库1994-2014年间的拍卖市场合法成交纪录显示,近年来牙雕拍卖行情凋敝,虽然表面上一级市场的需求仍在,但二级市场的真实交易情况却呈下降趋势,牙雕前景不被看好。当代牙雕的需求与象物种生存现状的关系,令存在合法牙雕交易市场的中国面临尴尬。

  《报告》中提及,2012年中拍协配合国家政策,在拍卖市场限制象牙交易:新老牙雕拍品都需要经过国家林业局、文物局等官方机构认证为文物,才有上拍可能。2012年,中国内地的牙雕拍卖市场交易量仅为400余件,成交额仅为2011年的二十分之一,成交单品均价也折半。到了2013年,国内交易量再减,仅为2012年的一半。2014年春拍,国内牙雕拍品仅有47件成交,拍卖非常清淡,仅有精品老件尚有稀少交易。

上图为2000年至2014年牙雕拍卖总成交量与成交额走势上图为2000年至2014年牙雕拍卖总成交量与成交额走势

  老件是主力,新品牙雕并无升值潜力

  《报告》数据显示,牙雕拍品历年成交前10名榜单中,100%是老件,保存越完好,创作年代越久远,单品价格越昂贵。市场主力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摆件、文玩等,做收藏可以倾向这部分主流拍品,但也要考虑,每年成交量不足百件,这种成交量与流动性难以持续获得升值。此外,基于象牙的有机原料的特性,新时温润,旧时开裂,一个保存不当则价值荡然无存,所以,稍有些年代的拍品数量就非常稀少,审美趋势的变化也很难保证升值,《报告》中元代、商代的牙雕即面临这种尴尬。

  从牙雕二级市场的萎缩态势可以看出,只有蕴含了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的老件拍品才值得收藏。尽管我国有着多年的牙雕收藏传统,且近年全民兴起收藏热,但一级市场多数以直接购买新件为主。因二级市场的通道基本已经向当代象牙制品关闭,未来新件难以升值,进而一级市场对新件的需求必然呈现萎缩趋势。

上图为1994-2014年春分时期统计牙雕拍品成交量与成交额上图为1994-2014年春分时期统计牙雕拍品成交量与成交额

  重视工艺价值,避免“唯材质论”陷阱

  从历年成交量可见,市场需求方对精品资源的选择愈发谨慎,拍品的成交趋势更倾向于“精稀”。老件象牙的估价以品相、体量、年代为主要判定标准,随着藏家群体审美的逐步提升,符合审美要求和价值要求的拍品自然也会越来越少。在量少的情况下,仅有精品才能流通。2013年,国内交易量再减,但因精品老件数量增加,拉动单品均价反弹。当代牙雕制品因大量使用机械加工或简化工艺,缺乏艺术审美价值,并不具备升值空间。

  《报告》同时指出,拍卖市场中牙雕珍品的价值并非来自于象牙材质本身,而是由中国传统工艺和牙雕大师们所赋予的。在未来价格走势与拍品选择方面,市场将更倾向于跳出材质本身,对精品老件蕴含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等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规律进行挖掘。“中国传统牙雕工艺的传承与历史价值的统一,是这个普品泛滥的当代无法诠释的。”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分析师白鑫指出。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当代新品牙雕的买卖与老件(古董)收藏性质完全不同,一定要全面了解市场的政策导向。因象牙的特殊来源关系到一个物种的存亡,所以各国针对新件都有严苛的法规,而作为收藏者应了解象牙制品的流转与市场热度,在理性、合法的前提下获得艺术品收藏红利。

上一篇:私人收藏是拍卖市场的焦点 下一篇:中国画家拍卖榜:齐白石第一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