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会频道: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山西|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聚焦
彩墨流韵 雅俗共赏 --李清华作品赏析
2015-05-10 13:58:59   编辑;admin  
  花鸟画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历经数千年,形成了融汇着民族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怀着对大自然深厚的感情,染带生活的体验,演绎成艺术上的表现,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徐黄二体以及文人画..

  花鸟画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历经数千年,形成了融汇着民族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怀着对大自然深厚的感情,染带生活的体验,演绎成艺术上的表现,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徐黄二体以及文人画的兴起,还是明清诸家以及近现代的千姿百态,都使花鸟画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反映人与自然、抒发个人感情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时在当代,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结合时代的审美标准,按照艺术的规律,去反映时代精神,当成为当代花鸟画枝繁叶茂的根基。以距离的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思维去表现共同的时代,是对每个艺术家的要求。

  距离的绘画语言是需要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系统全面的民族文化修养,熟练精道的笔墨技巧,勇于创新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形成的。清华的画以写生为基础,写花鸟之生意、生机,重视生活,突出对象的精神特质,把形象结构、章法取势、笔墨色彩乃至意境都经过了反复提炼、概括。作品明净典雅、洒脱大气、清新流畅、品味深淳,营造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

  一幅作品首先给人以形、势、色的视觉冲击,通过作品的形象结构、章法取势、笔墨色彩去了解作品的整体风格。清华作品中的形象结构具有结构清楚、造型美观、细微生动、鲜明自然的特点。这些是作者在写生中发现客观造型的特征,在经过提炼、概括和取舍后得到的感觉和意象的再现,是自身从情感出发和自然物感情神遇之后自然流露出的轨迹。这些形象结构并非对物象的摹拟再现,而是超越具体物象强调主观创造和主观情怀的流露。清华常讲“我把牡丹的花常当作人的脸,一定要有特点,要美,蕊好比脸上的眼睛更需精神,叶子如同人的衣着,枝干如同人的腰身,搭配得当才能舒展。”如同这种人性化的比喻,他的牡丹花头以没骨、写意相间的笔法,有飞白见笔处,有润和相揉处,把前后左右、正侧反背的透视关系交待的很清晰。提炼写实的花蕊,最具精神。翻飞舞动的托叶,增加几分灵动。叶子灵活多变,正转反折,或随风舒展,或遇雨垂露,得牡丹叶子三叉九顶,肥润厚实之形质。老干多皴多折,多疤多结,表苍劲之质感。嫩枝圆润力挺,生机勃勃。这些花、枝、干的鲜明刻画,充分突出了牡丹丹心柔情、铁脊傲骨、婀娜多姿、雍容大气的特点。这些富于情感和生命的形象,表露了清华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反应着社会的情调和气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绘画题材各结构部分的组成,整体形象的巧妙构架,需要认真地章法取势。清华面对纷繁冗杂的内容,常“剪头去尾,取其精英”,把最具代表力的内容展示出来。花鸟是活的、有生命的东西,他留心造化,注意其生长规律。他的画很具有动感和生气,非常注意花与花、花与叶的垂仰掩映,枝与叶、枝与花的合理穿插与承接联系,注意花枝叶的结顶及梢的动势,一切以具体内容出发,注意处理宾主、虚实、揖让、错落、参差等构图关系。整体除了经常习用传统的“之”字构图、“      S”构图、三线构图的法则以外,还借用西画的平面构成理论,强调大开在合,制造出或雄健、或温柔、或流畅、或迟滞、或起伏、或平斜、或往来曲折、或隐现断续的各种势感来。他的牡丹作品《知春》,S构图,花头有仰有俯,含情自然,叶子可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枝干穿插有致,迂回曲折又颈力上挺,整体上虚实得当,错落有致,给人以春光灿烂、生机盎然的直感。与此同时,他画的边角也精习处理,自然得法,题款用印的格式与位置都与整个画面的章法取势互为补充、浑然一体。清华巧妙的运用章法取势,创造出气韵生动、多姿多彩的画面,展现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笔墨色彩的运用是一幅作品精神与意境重要部分。运笔首先是色墨表现的基础,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的处理,就会产生不同的节奏、韵律、动态、性格形质、气质和意趣之美。他的梅花《清寒醉香图》,大干多用淡墨,顿挫用笔,侧锋连皴带擦,运笔古拙稳重,蕴涵质朴,求其苍劲浑厚之趣。小枝则中锋用笔,在刚健挺拔、平均用力的基础上,有控制、有规律地以提按、行顿、转折、轻重、徐疾等方法产生出各种变化,线条随力的走势自由流动,如烟云舒展、龙蛇出没,形成了节奏美和韵律美。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组合、交错、顾盼、呼应等,进而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这些运笔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梅花豪放、雄沉的阳刚之美。清华的用墨大胆,色彩夸张,强调对比,对比中又和谐统一。他把墨与色当作一个概念来处理,色可以看作抽象出来的墨,根据绘画处理的轻重、主次、虚实、全局运用。他作品中《神韵》的活泼,《豪花》的酣畅,《铁骨生春》的凝重,《玉洁冰清》的淡雅,《玉容云雨》的蕴润,是清华通过抑扬顿挫、快慢虚实的用笔,把浓、淡、干、湿、焦墨、积墨、破墨等各种用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他的绘画婆娑多姿,强烈地牵动着观者的思绪。清华不仅以类付色,常据主题与意境安排恰当的色调,用统一的色调烘托出一定的气氛。对色彩大胆改变与夸张,只有超常夸张,才能明确,才能使观者印象深刻。《浓妆重彩总是春》中的花头一概为红色、艳丽热烈,每朵花的色彩又各具不同,变化而不滞板,匀润华滋,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清华认真对待对比与和谐这一对矛盾,对比太强就会太“跳”,显得俗气;墨色太统一,就会太“平”也显俗气。只有把“五色”均衡运用,才能和谐统一。他的色牡丹,常在色彩夸张的花头下,衬以厚重的叶子,并结合虚处的淡叶、远花,整体很协调,主题又显得很突出,艳而不俗。他的墨牡丹,黑、白、灰布控的得当,清明透润,典雅大方,潇洒之气溢于画外。一幅作品中的笔墨是统一的,而幅与幅之间却显出不同的格调。这种艺术的创造,体现着画家的智思。

  一幅完美的作品,还需吸收文学的叙事性、哲理性,诗词歌赋的抒情性、节律性以及书法金石的抽象韵味等姐妹艺术的精华。他《瑶台琼姿》中的题诗“君子孤高形影单,寒梅冷月邀相伴。试看凌霜铁骨铸,来年更放百花前。”衬以月夜冷梅的画面,表达出梅花清极傲骨之意,诱发观众的丰富想象力。生动地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富贵百龄》、《一路荣华》、《春华秋实》、《富贵有骨》等作品巧妙的运用了比、喻、兴、借的手法,加强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营造出了各种意境,表现了自然和人的感情之间关系的推移,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不可分的整体。作者还通过富有哲理和现实感悟的题款,寓意深刻、表情言志的印章,使诗、书、画、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意境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总之,清华借花鸟画的写意特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探索,掌握艺术美的表现规律,在长期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程式和语言。

  清华的各种艺术实践都是与清华的艺术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清华深刻领悟到了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理论,“形神兼备”、“妙得生意又不失真”的型观念,“对花写照将人意”、“物我两化”的创作方法,结合民族的审美心理,融合时代精神,形成了他绘画的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传统绘画题材的牡丹、梅花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寄托情感的载体,二者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这样就决定着清华运用不同的形、势、色的表现手法去表现它们。梅花之清极傲骨,就不可以柔弱之形势,艳俗之色墨,徐润之用笔而为之;而牡丹之雍容华贵,就不可以桀傲之形势,含混之色彩,破乱之用笔为之。当今社会的发展异常迅速,物质极大丰富,精神生活趋向高雅、多样、速食方面发展,即有开放社会下直白热情的理念,又有民族传统中含蓄深沉的情感。他的《失落的记意》、《时光》、《交响诗》、《梦雨》等作品,大胆运用水彩、油画、水粉等表现手法,付以时代人的情感,尝试传统笔墨向现代笔墨的转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窥探着现代人心灵深处的幽情与感受。

  清华绘画的传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最终形成了他雅俗共赏的作品风格。观众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习惯,画雅了容易,画俗了容易,画的雅俗共赏为多数人接受实属不易。所谓的“雅”,不是某些纯文人主义的兀傲清高、满腹牢骚的晦涩难懂,也不是浮于某种理想生活方式和幻想社全的虚无精神,而是传统文化的以物言志、“缘物寄情”的清晰明朗,是基于现实生活和当今社会的真实精神。所言的“俗”,不是如摄影作品那样表现主题的形、势、色,而是寓以生命和主观感受的形、势、色。梅花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言诗泼墨,推崇孤高超逸之意,实属文人画之范畴,可谓“雅”文化;牡丹则被皇亲贵胄、庶民百姓亲之爱之,寓富贵吉祥之意,可属大众画之范畴,可谓“俗”文化。梅花的“雅”,牡丹的“俗”,这一“雅”一“俗”的两个题材,也许与清华雅俗共赏风格的形成有某种联系吧!

上一篇:论国画花鸟的写生 下一篇:聚焦深度美国:十七个美国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
 
 
账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验证码:
 
最新文章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合作伙伴| 收藏本站

大众文化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版权属于大众文化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未经大众文化网书面许可,严禁以摘编或任何类似方式转载网站内容。合作:dzwenhua@126.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文化网